Search This Blog

Thursday, April 7, 2011

揭露「唉賓架」搵客秘技信報網站

通脹總是印出來 古今四海無例外

通脹總是印出來 古今四海無例外

信報網站

有銀行大班問及有關貨幣貶值所引發的信心問題,望於敝欄探討。愚見看來,貨幣貶值就是「買少見少(購買力降)」,意義上等同物價上升(俗稱通脹)。貨幣貶值若由信心危機引發(心理因素作祟),那對應的物價上升現象便是通脹預期升溫(同因心理作祟)。

通脹預期跟通脹與貨幣有何關係?早有很多研究,最經典是Friedman and Schwartz的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, 1867-1960,不過只限美國。一輪搜索過後,發現原來已有人搜集了全球多國逾百年通脹與貨幣數據,作過分析(見參考)。

日本也有大通脹

研究員搜羅了美、加、日連同十歐共十三國自1880年起的一籃子數據。如斯橫面(國家數目)夠闊、縱面(數據年期)夠深,樣本才算像樣,結論才會可靠。數據來源詳述於該文附錄,大部分在下皆能取得,只是因貪方便(其實是懶),才將多圖抄出。

從最基本的十三國通脹趨勢可見,近代史上見過三次大通脹潮,分別是一戰、二戰及金本位倒台後的(兩次)石油危機【圖1】。常抱this time is different或this place is different之士多是學藝未精,因好的理論是古今皆然('no time' is different)、四海皆準(nowhere is different)的。

見嗎?不計噪音,大通脹潮總是舉世有分、同時有分。以為日本通縮多年就是this place is different嗎?請觀圖1,幾次大通脹潮,日本都不低的。只要天災頻頻,通脹自可爆上;只要債務夠多,債息自可飆升。日本?兩樣都有齊。

還有人誤以為日本經濟差勁,就不會有通脹。錯,大錯特錯。如果經濟學上價、量必然正比(If P and Q are necessary proportional),那便毋須供求兩條曲線,一條就夠了。從十三國歷年實質增長可見【圖2】,多國經濟周期相對於通脹周期(圖2相對於圖1)波幅較小,可見單單實質經濟活動根本難以解釋物價現象,尤其大通脹潮。

還有的是,儘管已有文獻指全球經濟周期大抵趨同,不過比較二圖可見,實質活動偶爾也會背馳,且趨同程度還遠遠不及物價。當眼見周圍都高通脹時,說是全球現象不會錯到哪裏。

然而若看名義GDP增長,則有另番景象【圖3】;不難發現,其走勢圖與通脹而非實質活動相似。這很自然,因名義與實質GDP之差是GDP平減指數,也是量度通脹的指標之一。所以,圖3與圖2之別實是再次印證圖1,只不過是換上另一價格指數。

除了知道大通脹潮是全球現象外,我們更有興趣的是通脹原因。佛利民其中最出名的名句是「通脹何時何地都是貨幣現象」。此話說於1970年9月16日,比金本位倒台之日還早逾一年,如斯先見之明,諾獎實至名歸。

幣量通脹呈餅印

正因如此,下一要看的數據,自然是十三國的廣義貨幣增長──古時未有M3,最闊只有M2統計【圖4】。一眼也見,幣量增長與通脹二圖簡直是個餅印。可見佛利民名句不只適用於美國,而是跨時空皆準。

將上述提到多國的幣量(M2)、物價(CPI)、名義(NGDP)及實質經濟(RGDP)增長同示一圖(僅十一國,因比利時及德國沒有1959年前數據),一片混亂【圖5】。

是故上文一路都是計十年移動平均,以除數據雜音。除雜音後,可見四項數據中有三項走勢一致,只有實質活動(黃線)分道揚鑣【圖6】。CPI及NGDP都反映物價,那究竟M2與CPI孰因孰果?

研究員指,M2領先CPI兩年;這個基於年度數據所得的結論,與在下早年曾以月度數據計出美國M2增長領先CPI增長34個月,不差太遠。研究員只一句「a picture is worth a 1000 words」描述圖6。可見,通脹總是印出來的。

現看通脹預期。怎知百姓怎樣預期通脹?三個方法。一是做民意調查,但卻非人人懂得預視通脹,有些亂答一通,有些見好唱好。二是問專家,不過很多所謂的專家其實都是錯到七彩。最均真的還是第三:真金白銀賭通脹的債市。債息是利率。費雪假說(Fisher hypothesis)指出,名義利率等於實質利率加上通脹預期。學藝不精者往往漏了「預期」二字。

沒錯,實質利率無法直接觀察得到,須以名義利率減去實際通脹算出;但這只是約數,絕非費雪假說原來版本。而實際通脹與通脹預期,也完全是兩回事。

另一黃金法則假說(Golden Rule hypothesis)指出,實質經濟活動反映實質利率。

若將兩個假說合併(Fisher-Golden Rule hypothesis),通脹預期便是名義債息減去實質GDP增長。單從十三國的十年期國債孳息來看,已見多國債息首先如其他數據一樣,走勢一致【圖7】。

財政失當債息升

另外,債息大幅飆升只見諸1970、80年代,儘管之前兩次大戰也有大通脹潮。這不禁教人懷疑,之前兩次大通脹潮與1970年代的一次,本質上應不同。

怎知道呢?按上假說計算通脹預期,再與實際通脹比較便一清二楚【圖8】。觀圖清楚可見,兩次大戰的通脹飆升並無引發通脹預期失控,反而1970年代金本位倒台、石油危機,實際通脹與通脹預期走勢一致。 道理簡單:打仗猶如天災,偶發事件使市場相信通脹只一次過,打完大戰就會打回原形。

不過1970年代狂印銀紙卻是另一回事:首先慢熱,狂印之後要兩年才見通脹;其次可以長印長有,永不收手。那次通脹預期是何時才受控?當聯儲局不惜將失業率由5.6%推升至10.8%地加息至廿厘,就受控了。

答回大班一問,通脹預期是怎來的?至此答案顯而易見:印出來的。通脹預期還不過是債息,是故問通脹預期怎來,變相是問債息為何會升。答案倒也簡單:當預期債仔無錢還時,債息便升。如果債仔是政府,為何又會沒錢還呢?很明顯是財政紀律失當,積赤(deficit)成債(debt),然後將之貨幣化(monetise),化財政失當為貨幣失當。

上述種種已在身邊發生,東南西北皆然,真的四海皆準。大通脹潮,已經開始。

交通銀行(香港分行)

參考:Dewald, William G. (2003). "Bond Market Inflation Expectations and Longer-Term Trends in Broad Monetary Growth and Inflation in Industrial Countries, 1880-2001," ECB Working Paper No. 253, Sep.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Follow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