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is Blog

Monday, January 31, 2011

300年前的QE 失敗收場」(作者:廖匯恒) 本文原載《明報》2010-11-15 原文地址:http://investing-of-life.blogspot.com/

300年前的QE 失敗收場」(作者:廖匯恒)

本文原載《明報》2010-11-15

原文地址:http://investing-of-life.blogspot.com/

作者電郵地址:BrianLWH@gmail.com

註:本文已徵得作者同意轉載太陽底下無新事。兩年前,聯儲首次局推出「量化寬鬆」貨幣政策(Quantitative EasingQE)拯救金融體系,QE成為嶄新財經名詞;近日推出QE2刺激經濟,再度成為市場焦點。其實QE並非新鮮事,因為法國早在1720年,已經實驗過人類史上第一次QE 。一比之下,與今天美國QE有不少雷同之處;論規模和複雜程度,比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。時光倒流300年,請聽法國密西西比事件(Mississippi Scheme)的故事(註1)。

300年前的主權債務危機

2008年的金融海嘯,是今日美國推出QE的原因。樓市泡沫爆破,CDOMBS等按竭資產價格暴跌,金融機構破產釀成信心危機、信貸市場乾凅,令資產價格循環下跌。金融風暴吹到實體經濟,企業裁員節流、市民減少消費,環球經濟陷入衰退--這段耳熟能詳的故事,每一日都在身邊發生。

1720
年法國的問題比美國棘手。十七世紀的歐洲乃多事之秋,連場戰爭導致法國軍事開支大增,政府長期赤字、債台高築--正如今天的「歐豬五國」,法國的主權債券爆發違約危機。雪上加霜的是法國採用金本位制(以金銀為基礎的幣制),政府眼白白看著國家陷入衰退,卻無法調整貨幣政策刺激經擠。

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,突然殺出一個深諳財金政策的外國人,空降水深火熱中的法國,提出一個前無古人的救國良方,自然大受人民歡迎--正如兩年前的海嘯中,奧巴馬以救國英雄的姿態召集頂級財金班底,一句「Yes we can」重燃美國人的希望,自然贏盡選民的歡心。他的名字叫羅約翰(John Law

姑勿論QE會否成功。QE能夠成事有兩個先決條件:國家必須有一間可以話事的中央銀行,以及一個人民信任的法定紙幣制度(fiat currency)。自從1971年金本位瓦解,美元一直是全球流通的主要貨幣;而聯儲局更早在1913年成立,掌管美國的貨幣政策。1720年的法國,卻既沒有中央銀行、也沒有紙幣制度--怎辦?

Let's make one」。在攝政王的支持下,羅約翰首先創辦名為「通用銀行」(Banque Générale)的央行,藉此將紙幣引入法國,逐步廢除金本位,為日後大量發鈔舖路。無論事非成否,整盤計劃之宏大、羅約翰的勇氣和創新已經教人驚嘆--這只是QE大計的前奏。

印銀紙 買股票
一言以蔽之,美國QE即是「印銀紙、買國債」,操作原理並不複雜。聯儲局製造新貨幣,在市場買入國債以推低長債孳息、在銀行體系注入流動資金,希望藉此擴張信用、刺激經濟。當年法國的QE卻要比美國複雜得多,買入的是股票不是國債,需要詳細解釋。

有了央行和紙幣制度,計劃的下一步是成立一間名為「印度公司」(Compagnie des Indes)的綜合企業,注入徵稅、鑄幣、殖民地貿易等本應屬於政府的業務(其中一項業務是在北美的密西西比河進行貿易,事件從此被人冠名為「密西西比計劃」)。有資產、有業務,集資無難度,印度公司屢次批股集資,法國人均爭相認購。

整盤計劃的精妙之處,是允許人們用法國國債來認購新股。換言之,國債變成一張「可換股債券」,整件事變成為一單「以債換股」的交易(debt-for-equity swap)。交易完成後,印度公司變成法國政府的最大債主,而原本的國債持有人則變成印度公司的股東(圖1);政府再與印度公司重組債務,減少利息、延長還款期,避免違約收場,成功解決主權債務危機。

美國QE:歷史重演(作者:廖匯恒)
萬事俱備,QE出場。「以債換股」交易要成功,印度公司的股價必須持續高企,小投資者才肯交出國債認購股票。要人為托高股價並非難事,皆因羅約翰手握中央銀行的印鈔機。方法是「印銀紙、買股票」:以固定價格在市場買入印度公司股票,人為制造一場股市股沫。

中央銀行製造貨幣、在公開市場買入資產,套用2010年財金術語,「量化寬鬆」是也。圖2可見,在172035月間,印度公司的股價在9000里佛(livre,當時貨幣單位)的高位徘徊──泡沫的最高潮──正是QE發揮作用。高企的股價令「以債換股」顯得極之吸引,小投資者紛紛向交出國債認購股票。

美國QE:歷史重演(作者:廖匯恒)

惡性通脹 失敗收場
再簡化一點,羅約翰首先用股票收購國債,然後再印銀紙在市場回購印度公司的股票。左手交右手,原來說穿了,法國政府只不過是靠印銀紙來還債。

明白了故事的中心思想,密西西比計劃剎那光輝、最後卻一敗塗地(圖2),實屬意料之內。政府開動印鈔機來還債,表面上財富是從天而降;實際上大量貨幣湧入經濟體系,巴黎物價在短短2年內上升近一倍,惡性通賬一發不可收拾。

此時法國只有兩個選擇:一是繼續印銀紙托高股價,卻要任由通脹飛升,一是停止印鈔穩住物價,卻要犧牲印度公司的股東。最終羅約翰選擇了後者:廢除自己一手建立的紙幣制,親手戥破資產泡沫。至於後來印度公司的股價打回原形、投資者一無所有、全國陷入通縮、法國恢復金本位,都只是按照劇本上演。

美國QE:歷史重演?
今日最切身的問題是:美國兩度推出QE,會否重蹈1720年法國的覆轍,最終通脹失控、失敗收場?不太可能,有兩個原因:

首先,今天美國QE的藥力,遠遠不如當年的法國。2008年底聯儲局押注2萬億救市,美國的貨幣供應M2至今也不過是增加了9%。相比之下,羅約翰卻在一年內令紙幣增加一倍,明顯落藥太重。反而有不少評論認為,美國息口低無可低,QE2可能力有不逮。

其次,法國作為人類史上第一次QE的白老鼠,羅約翰一心刺激經濟、改善國家財政,無視物價水平,直到發現通脹失控、為時已晚時才急急逆轉政策;相反,今天聯儲局必須在「物價穩定」和「全民就業」之間取捨,當年法國的瘋狂通脹難以重演。


過度負債:萬惡之源
密西西比事件印證了聯儲局前局長格林斯潘(Alan Greenspan)的經驗之談 :「從歷史觀之,任何國家先使未來錢、但求滿足一時的欲望,往往要面對經濟停滯、通脹飛升的惡果。這些政府通常都是入不敷支,唯有靠印銀紙度日。」(註2)法國政府的戰爭負債催生的密西西比計劃裏,羅約翰要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:憑空製造財富來還債。即使羅約翰手握強如印鈔機的金融利器,仍然不敵巨債的威力,原因很簡單──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財富,欠債就要還錢。密西西比事件的教訓是:過度負債乃萬惡之源,與其債台高築、先使未來錢,不如開源節流,量入為出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Followers